4月 29, 2012

身體與意識的關係


第三節 身體與意識的關係

一、一個完整的單位

    身體,是受人的意識支配的,一個沒有意識的身體,是不會有作用的,身體是工具,而意識進入後,身體由是產生了行動力,正如鎚子、鑿刀也是工具,是手腳的延伸,而它們又是被人手所製造出來的。在意識巧妙地支配靈活的雙手,一斧一鑿地改善了人的生活。所以,一個意識,一個身體,就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單位。

    身體與意識之間的聯繫,協調性在中間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若我們的手眼不協調,就不能完美的配合,做事情勢必變得困難,但因為許多心理、生理層面的影響,會讓這個單位的能力變得有缺陷,這時,人就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療育或休息。所以,身體是有限的,而意識往往沒有界限,意識內藏的能量只能透過我們的身體來抒發,而身體的功能就是幫助我們的意識在世界中留下痕跡。



二、「身體」---神的殿堂

    「身體是神的殿」出自聖經裡耶穌的說話,這句話很有趣,一般大部分人的宗教信仰,有其實際的部份,也有抽象的部份,神的聖殿,在大家的想像裡可能會是莊嚴肅穆的,現實生活中教徒們把這樣的設計用建築的方式呈現出來,而耶穌的說話,很明確地把物質上的聖殿、神廟拆毀了,殿在人的裡面,人就是聖殿,聖殿的功能就是神的居所,意即神是住在人的裡面的,奧修也說,神是無所不在的,尋找神,就像尋找空氣一樣,自己不斷的呼吸祂,卻不自知。

    曾經有個故事,一隻小魚想要尋找「大海」在哪裡,於是他問了一隻老魚,說:「老魚阿,你有聽說過大海在哪裡嗎?」老魚說:「你往陸地游過去,看到巨大的浪花了嗎,那就是大海阿!」小魚看了說:「這好像離答案很接近了,但那只不過是波浪罷了,我覺得並不是真的大海。」於是小魚繼續尋尋覓覓,有一天終被漁夫捕上了岸,小魚離開水面,感到痛苦萬分,回頭一看才意識到「我真笨,原來曾經的我就在大海裡面,大海也在我的裡面。」讓自己不安於現狀的原因,往往是我們總覺得自己還缺什麼,衣服還少了一件、鞋子也少了一雙物質的、精神的種種的慾望,讓人不斷向外搜尋精神食糧來填補自身的不足,於是,我們的房間裡總是充滿了自己喜愛的東西,但心靈的那個房間,往往是非常貧乏的。
    所以,身體就像個容器一樣,端視他的內容物是什麼?每一個身體盛裝著自己的信念,他會驅使自己在生命有限的年月裡,裝進有用的、美麗的、複雜的元素。

(以上文字引述自部落格主的碩士專題著作:破˙容器-在文明洗禮下身體的病態)

4月 18, 2012

文明病與藝術的交集?NO.3〔殘像090213〕



第二節、文明對藝術的影響



一、 藝術家扮演的角色


    藝術家可以是社會觀察家、哲學家、預言家或發明家,畫面可以呈現出人對美好事物的期望,也可以用警告的方式表現不滿足與危機感,從歷史的角度可以看出許多預言家透過作品的形式來表現對社會前景的觀點。

    我認為藝術的價值是存在於每個人的意識裡的,它終究無法脫離人的干涉而獨自存在,透過創作,藝術家複製了自己精神的一小部份進入藝術品,而透過這樣的媒介,藝術品可以被觀眾閱讀、感受,就像光碟裡的資料必須用電腦讀取而不能被人直接閱讀一般,若我們透過文字或口說來傳述梵谷的作品〔星月〕,那就如瞎子摸象的故事一般,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情,和失去視覺的人討論視覺藝術的作品,中間兩者的隔閡,就在於藝術語言無法建構在他們身上,無法從經驗、體驗來產生思維,所以我認為藝術品就像一張光碟一樣,裡面儲存著藝術家的意識、思考、情感,甚至是垃圾,而人就像一台電腦一般,讀取了這張光碟,總是能從中擠出一些資料來,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定相同。美的真正感受,是存在人心裡的,而非在美術館裡的諸多作品裡。《莊子‧知北遊》裡提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正是所謂莊子美學的一個關鍵句,也直接說明了莊子認為「美」的感受在於人心反映出的世界上。


    所以,根據每個人在文明世界身分的不同,每個人對藝術也會有多寡不一的見解與使用方式,就像賣一顆糖果,大家都知道糖果是好吃的,且這並非人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偶而吃一兩顆可以滿足嘴饞。所以因應糖果而產生的產業就出現了,先出現了製造糖果的人,再出現包裝糖果的人,最後再出現賣糖果的人,而藝術家就像是這製造業的源頭,負責製造藝術品。電影〔巧克力冒險工廠[1]裡很清楚的演出了這樣的一間工廠,支持著鎮民的生計,這個產業,這商機的原點就是巧克力的配方,而研發配方的人,他所擁有的創造力,可以帶動許多價值的流動。不只電影故事,現實生活中日本的藝術家村上隆[2],便利用日本在動漫產業所具有的獨特性質,提升到純藝術領域創造出新價值與產值的龍頭。所以,只要還有人認同這個行業的價值,藝術就不會滅亡,也不會走向撇棄物質純精神性的修行,仍會有前仆後繼不斷的人們投入研發新配方的行列中。

    所以藝術家在社會的定位是生產者,生產著可能不被人接受的作品。








[1]巧克力冒險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2005)兒童文學家"Roald Dahl"(天巨桃歷險記)1964年出版同名故事書改編。故事描述一個名叫查理的小男孩,住在世界最大的旺卡巧克力工廠的郊外,家裡只靠父親微薄的收入支撐,。後來,曾在工廠工作過的祖父告訴查理有關威利旺卡先生的故事。旺卡先生所發明的新的巧克力有兩百種以上,這些製品外銷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是,因為有工人竊取巧克力的機密配方,就把所有的工人解雇關閉工廠。後來,隨著抽到旺卡先生發佈在世界上的五張金獎券,五名入選的小朋友終於能一賭神秘的巧克力工廠的真面目。


[2] 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1962- )藝術家Kaikai Kiki限公司代表。現以紐約及日本為據點,活躍在各種媒體及活動等多方面,除了主導藝術活動「藝祭」,也設計六本木之丘的造型人物及與路易威登進行合作等。





二、文明與藝術的交集

    傑克梅蒂[1]被人稱為有代表性的存在主義藝術家,這與他的創作在探討的主題當然是密不可分的。他的父親是個畫家,身為長子,受父親的影響也非常深遠,受到當時流行的立體派與超現實主義影響,在繪畫與雕塑中他不斷嚐試許多不同的表現方式,而隨著年歲增長,攤開他的作品脈絡,也發現他所探索的藝術表現,與他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文明世界崩潰後再重建,藝術創作走在文明世界的軌跡上,重心該擺在哪裡?傑克梅第對於事過境遷、人物變幻的無常體驗,化成了他的藝術語彙,也就是訴諸人原始的情感,不是激情的,也不是善變的,而是一種寧靜的疏離感,在繪畫裡,那是凌亂過度刻劃的筆觸,雕塑上,則出現了深淺不一的瘡疤,以及像要離地飛起的拉長形體,人在光照下,就像拉長的影子,上午才認識的人,到下午可能就變了樣,隨著夕陽而拉長、消逝。



2-1:傑克梅第:城市廣場(1948)紐約現代美術館藏

    傑克梅蒂知名的作品城市廣場〕,具有的意像其實很明顯,五個人在城市中交會,但各有各的目的地與情懷,不斷地與人錯身而過,也因此,這五個人是你我他任何人的表徵。人類發展到封建時代時,就有了城市的出現,羅馬時代的城市,市民、工匠可以不用務農,而靠城市週遭的農民供給糧食作物,在那個時代,平均一個人在城市裡生活,就要有十個在鄉野耕作的農夫維持其生活[2]。所以,古代能在城市生活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城鎮中心的廣場,是人們交流與集會的場所,廣場決定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型態與樣式,傑克梅蒂的這件作品就揭示了因工業革命以後,交通的演進,網路的發達,廣場的功能也在瓦解的邊緣,文明與科技滲入生活與藝術表現的層面,已經拓展到了不可估量的地步。









[1]傑克梅蒂(Alberto Giacimetti1901-1966)存在主義雕塑家,也是一位開創寫實新視野的人像藝術大師。


[2]詳見《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第二章




〔殘像090207〕。40x28x68cm。2009年,這是第二件...



二、意識到「自我」的不確定()

    生與死,就像起點和終點一樣,是生命表現的兩個面向,在生與死之間,夾雜著人生的旅程,簡單來說,就是時間。一個生命的出生,無可避免的,就一支箭一樣,射向死亡,一去不復返。

    人生來就是不平靜的、不滿足的,初時被母親抱著、哄著、飽嚐母乳後才平靜下來,展現出嬰孩可愛的一面,隨著年紀增長,慾望的窗口被不斷開啟然而身體的空虛可以用食物來填補,人心深處總是有其他的不滿足,需要另外尋找精神上的食糧,來填補這樣的空缺。

    我們經歷人生的數十寒暑內,有許多的事物在提醒著我們生命的不可逆性,春天的生機、夏天的茂盛、秋天的蒼涼、冬天的死寂,甚或親人長輩的離世,都是一種暗示,生生死死,是大自然的規律,是必然的結果,這樣的描述似乎非常消極,了無生趣,但在生邁向死亡的箭頭當中,我們有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要度過,在這樣的情況底下,每個人都需要方法來處理「生」、「死」。、有生有死、無生無死、不生不死,所以有的人說,有一種力量是超越生死的,人都要相信自己擁有這個力量;也有人說,生死是一個循環,生死只是前往另一個世界的通道;有人則接受,在世多多行善,死後必有回報。各式各樣的說法,填補了人心裡的這個空缺,讓人在世時,活得甘願、死得其所。
  
我們經歷人生的數十寒暑內,有許多的事物在提醒著我們生命的不可逆性,春天的生機、夏天的茂盛、秋天的蒼涼、冬天的死寂,甚或親人長輩的離世,都是一種暗示,生生死死,是大自然的規律,是必然的結果,這樣的描述似乎非常消極,了無生趣,但在生邁向死亡的箭頭當中,我們有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要度過,在這樣的情況底下,每個人都需要方法來處理「生」、「死」。、有生有死、無生無死、不生不死,所以有的人說,有一種力量是超越生死的,人都要相信自己擁有這個力量;也有人說,生死是一個循環,生死只是前往另一個世界的通道;有人則接受,在世多多行善,死後必有回報。各式各樣的說法,填補了人心裡的這個空缺,讓人在世時,活得甘願、死得其所。
    然而控制自我的意志還在深處潛伏著,人在什麼時候會想呼吸一口生氣呢?呼吸到山雨欲來的味道,或是撲鼻的芳草泥土香,在安靜無聲中自我得到了沉澱,五官不再接收到外來的訊息,只有與自己面對著,任由大自然的規律引領著我們的生活作息,但這種時光總是不長久,在多重數位訊號橫空的城市裡,靜默的狀態一再的被打擾,也截斷了我們複習自然地與死生共處的機會,大自然的規律,似乎距離我們很遙遠,一旦發生在我們身邊才會驚覺。要體驗這種感覺大家都有相同的經驗,就是突然間停電,這時,人造的機械與光源都停止運轉,我們才會有鬧中取靜的感受。隨著閃爍的霓虹燈熄滅,我們的眼目才會注意到星光,與自身散發微弱的燭光。

    生命往往在人走到了盡頭,才顯出他的力量,目光一旦停止四處逗留,才有時間向內審視自己,貝多芬、舒伯特的動人衣服許多是在他們患重疾,離群索居時創作出來的,尼采如詩篇一般的動人思想,也是在顛沛的辛勞跋涉時,孤獨感帶給自己的體悟。

《孟子˙告子篇》中提到: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恆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引用孟子的文字,依樣是在呈現一種透過勞動與苦難來昇華精神的價值觀,也就是說,許多人經過真實的苦痛與折磨,意識到了生命的目的,並在有生之年,把他付諸實行在自己的工作裡。




2009年,《殘像》系列之一誕生了

這一系列文章,我將以圖片穿插文字的形式來呈現,文字部分節錄作者本人研究所時期的創作自述,和作品本身作為呼應。

第一節、自我存在的形式

一、「自我」的定義

    什麼叫做「自我」,「自我」躲藏的地方究竟在哪裡?這是許多人心裡的疑問。還記得國高中時期,學校總是會為每個人作性向的測驗,在這些測驗裡面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嘗試找出我們所嚮往的專業領域究竟是什麼,但是這種測驗常常是不準的,每個人出社會以後選擇的工作與生活時常無法如自己所願,所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外在環境有某些程度的妥協,但人生是短暫的,自己來在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所謂的「使命」,一個驅使自己去尋找意義的動力何在?人被教育,被妥協慣了,也常常就因此失去了發現自我的能力。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1]在其著作《致死的疾病》這本著作裡面提出,人生下來有三大痛苦,第一個是不知道什麼是自我;第二個是發現了自我,但卻選擇不願意成為自我;第三是發現自我以後,卻不能成為自我。不知道什麼是自我的人,聽從別人的安排,渾渾噩噩的過了一生,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價值。不願成為自我的人,他發現了自我想要的是什麼,但因為怕遇到困難阻礙,而退縮不前。不能成為自我的人,他勇敢嘗試了成為自我的過程,但最後也因種種因素,不能成為自我。這就是齊克果領悟的人生三痛苦。

    「自我」,就字面上的意義來看,就是指我這個個體,剝去了政府、學校、公司加註給你的身分識別,還有各樣的裝扮,剩下赤裸裸的身體和靈魂。一般我們稱呼一個人的時候,心理可能想「噢,他是個老師。」就用他的職業身分來認定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叫他的姓名,人生下來,其實連姓名也不能代表真正的你,這是父母為你穿上的第一件衣服,隨著開始上學、畢業、工作以後,我們又不斷地換穿許多的制服,這是活在別人眼中的你,沒有一件衣服真正能代表來自你深處的身分。

    要如何成為「自我」,這條路可能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來走,以我自身來看,要成為自我,需要有一些經驗來觸發那根神經,舉例來說,生活在山裡的人,從來沒看過海,當他有一天因為某個原因觸發他來到海邊生活,那麼他的生命就起了變化,原本他的人生哲學可能是從山頂和山谷發想而來的道理,看到了海以後,他可能會愛上有海的生活,也可能因有了不同的經驗而更珍惜山裡的美好。他有了海的元素,他人生的高低谷拉大到了海平面以下。蕭伯納[2]曾說「得不到的最美」。意思是說,一件事物,在想像中總是美好的,得到了他,總是幻滅的開始。「自我」是一個需要追求的東西嗎?我想並不是,他已經存在在我們裡面,我們享受成為自我的過程,而不是以成為自我為滿足。

    所以要為「自我」下定義,不應藉由世人所訂的標準,他就是「神明」,是一個信仰的中心,自己就是祂的第一個信徒,讓祂藉由自己的身體來成就自己的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






[1] 齊克果(Søren•Aabye•Kierkegaard,1813-1855),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是哲學家、神學家與作家,以多個筆名出版不同的文學與哲學作品。


[2] 蕭伯納(GeorgeBernardShaw1856-1950)愛爾蘭劇作家,因「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獲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




 

4月 10, 2012

終於修復了~計數器

又睽違了將近半年沒有寫網誌...一來才發現計數器壞了阿

心中一動, !難道是人潮太多造成計數器無法線顯示數字嗎?

歷經不到3秒的幻覺以後...我自動醒覺

原來是免費計數器的網站搬家了,難怪...

把不熟悉的網頁原始檔三改四改,偏偏一直抓不到錯誤在哪

還好在這樣土法煉鋼之前我還是習慣性地做了個備份,最後大師兄終於歸位啦~

我想把這個免費網誌計數器推薦給新手部落客用用


http://sitestates.com/

申請流程很簡單,只要你能照網站裡的流程完成申請即可輕鬆駕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