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07, 2018

韓國京畿道陶藝雙年展

    這件"Mushroom Room"是2017年初時獲邀參加韓國京畿道陶藝雙年展的作品,展覽主題是"Pray_Cherishing Life",策展人在email表示要設計"骨灰罈",想想也對,珍惜生命的當下,接受他人看待的眼光,自身要留下的印記是什麼?接獲要做這個主題時,我就想到了"蘑菇"

    記得小時候到荒郊野外去玩時,偶然在一棵大樹下發現"香菇",當然還小的孩子不管看到什麼品種都會叫"香菇";國高中時也記得同學的抽屜,因為堆了太多飲料包裝,木製的抽屜版也長了"香菇"。這種帶有神祕色彩、一夜長大的菌類植物,就成了這次創作的元素。


    學陶時,釉藥的表現一直帶給我許多麻煩,同一批原料斷貨了,燒得很順的釉色就成為絕響,窯、土、釉藥,三個角色陶藝家必須一直居中協調。搞好人際關係,它們就聽話,還要常常聯絡它們,不然下一次說不定就鬧脾氣。同一支鐵紅,我在台灣燒的溫度,在德國燒的溫度,彷彿都自動轉化成該地區的文化屬性,這真的是件神奇的事,陶藝家愛用在地原料,不是沒有道理的事。

    在德國燒的鐵紅作品


    總之,"Mushroom Room"這件作品便誕生了,紀念那些一瞬即逝的生命,就像真菌類的姿態一般,也感謝骨灰遇到氧化鐵,會出現美麗的紅色。



    在這裡也順便感謝EKWC策展單位的用心,同一批作品也移置荷蘭再做一次展出,作品巡迴去的國家都快比我多了。圖中為荷蘭展的狀態。








1月 16, 2018

茶藝課有感

去年底報名的師大推廣部茶藝課,原初想進行系統化的學習,但目前似乎跟期待有所不同,硬要形容,有點像回到研究所課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印象最深的是龔老師語錄之一:nothing right, nothing wrong. 喝茶的外在條件,年份、生熟、海拔、背景知識,和商業有關,但和品味無關,想要單純品嚐茶的滋味,能利用手邊有的工具,用對方法,就能提升生活的品味。

上週第一次上課,喝了五種不同的茶,今天第二次上課,泡了了兩種普洱,清餅、熟餅各一,高山烏龍、低海拔四季春各一,從老師的經驗談當中,尋味並記憶,這應該就是這門課最大的收穫了吧。期待接下來更豐富的課程!


下圖是把上課完的普洱帶回家續杯,一餅要10K的滋味,不錯~